“一看房,二看粮,三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。”这是一句在西和县广为流传的扶贫口诀,这是教育扶贫深入人心的生动体现。
教育扶贫到了这个阶段,剩下的全是硬骨头。而在西和,控辍保学“做得系统、保得彻底”“一生一策”让“困难生”留得住,学得好;硬件配套全速跟进,“最好的位置最舒服的房,留给全县读书郎”;即使是最偏僻的乡村学校,老师既能拿到津贴补贴,也能住上周转房,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暖了他们的心。
短短几年,西和县教育扶贫工作扎实推进,成效显著,有情感、有温度、有个性、有故事的多彩教育正在幸福上演。
用情“巧”抓控辍保学
这个小故事发生在2019年过年期间。
正月初八。当春天的味道越来越近,整个西和都打起精神来,乡亲们在又一个奇妙的年里沉浸着、盘算着。这一天,西和县副县长任静、教育局局长张四虎、汉源初中校长方向上已经到了十里村的杜红红(化名)家,盘腿坐在炕上,像经常走动的亲戚一样。
由于学习成绩差,杜红红十分自卑,早就有了辍学的想法。
“只有你走出大山,你们整个杜家才可能走出大山!”来到杜红红家的家访小分队成员扳指头、引数据、举例子,不断地讲着读书的重要性。
一番家庭式的对话后,杜红红的心结松了,坚定地说:不读书不行!我不仅要按时上学,还要好好上学!
这是西和县控辍保学的一个生动缩影。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特之处是,用心,用情,用力。
和甘肃其他贫困县区一样,受地理条件限制,西和县控辍保学面临诸多困难,南部地区部分乡镇辍学率常年较高。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重要缺失是,该县控辍保学数据不实、底数不清,存在籍在人不在等情况。
如此,一场特殊行动随即展开。趁年味还未散,留守儿童的家人也齐了,西和县派出168个队伍1931人次的家访小分队,走访507个村1655 户,排查出6~15岁义务教育适龄人口6.1万人,辅导寒假作业1061人次、劝返有辍学想法的500多名“困难生”,并重新梳理全县控辍保学数据。
不漏房、不漏户、不漏人,用洛峪镇喜集九年制学校校长乔良的话说,“连宅基地也没放过”。
趁热打铁!西和县教育局及时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做到“四个及时”:及时摸排、家访、报告、联合乡党委政府劝返,直至学生归校就读。
采访中,西和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喻小宁说:“对于存在辍学风险的学生,细化制定‘一生一策’台账,确定了帮扶责任人,定期和家长交流,深入了解学生个体和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,采取家校合作、思想疏导、作业辅导等措施,一对一保教帮扶,第一时间化解学生思想包袱、消除厌学情绪,坚定其学习自信心,有效巩固了保学质量。”
要特别说明的是,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要素,各地的控辍保学模式多样、内容丰富,但西和的特点则是“做得系统、保得彻底”。
何坝镇河口九年制学校校长杨到户至今依然记得,回到学校上课精力还是不集中的初二学生王丽(化名),经过细致到住校、班主任亲自辅导、课外交心聊天的“一生一策”感化,再次回到学校,成绩越来越好,最终顺利考入西和二中。
做好保学工作,让学生“留得住,学得好”,还需加快完善家长、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的系统性网络。
去年寒假,西和县中小学生都有一份特殊的假期作业。每位学生在对精准脱贫、拆危治乱、环境卫生等扶贫政策学会弄懂的基础上,必须为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上一堂扶贫政策宣传课、布置一篇家长扶贫扶志作业、组织一场扶贫知识测试,以“小手拉大手”形式,让家长对教育扶贫政策人人知晓。
与此同时,为了“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”,西和县全面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,各类学生资助资金全部及时足额发放到位,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。
在控辍保学工作中,西和县紧扣“双线四级”责任制(“双线”即县政府、乡镇政府、村委会、村民小组一条线,教育局、学校、班主任、科任教师一条线,“四级”即两条线的四个层级),靠实责任,细化措施,控辍保学冲刺清零行动成果显著,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。
破难关 教育迎来新变化
“最好的位置最舒服的房,留给全县读书郎”
“以前整个校园只有3排土木房,没想到,短短两三年时间,4栋新楼房就已经建成投用啦!”在距离西和县县城约40公里的洛峪镇喜集九年制学校,看着学生都搬进了新教室、教师住进了新宿舍,先进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,在学校待了18年的老教师张穆忍不住感叹道。
在张穆的记忆中,三年前的西和教育底子薄、基础差、问题多,城区学校班额超标,运动场地匮乏,功能用房、配套设施不健全,乡村学校校舍老化,教职工住宿条件简陋,农村教师缺乏,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。
而喜集九年制学校的华丽变身,折射出教育扶贫给西和带来的变化。“西和未来发展的高度和质量,与教育发展密不可分。宁可少上几个工程,也要保障教育优先发展。”张四虎说,“发展教育始终是县委县政府的关注点和着力点。”
据统计,短短几年,西和县总投资31850.62万元,惠及上百所学校,实施校舍建筑总面积62094.23平方米及大门、围墙、校园硬化等附属,设备采购265591台(件、套、册),全面完成“全面改薄”建设任务。同时,该县通过整合项目,优化资源,新建、扩建多所中小学,新增4500多个学位,有效解决城区“大班额”问题。
在西和县长道镇石崖村,原址重建的石崖小学新教学楼如今拔地而起。只要来过的人,都忍不住为这所小学的时尚设计、高端配备竖起大拇指,棕色的主色调下,黄色、绿色、粉色点缀其中,教学楼里配有录播室、科学实验室、心理咨询室、淋浴室。
石崖小学1970年始建于小峪村,1983年分为石崖小学和小峪教学点,2007年两校合并为石崖小学,迁址石崖村,虽然迁址重建,设施设备陈旧,房屋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。教育扶贫工作开展后,经省政协牵线,云南爱心企业捐赠950万元,帮助学校原址重建。
去年秋季开学,新的石崖小学投入使用。石崖村及小峪村的200多个孩子又能在家门口读书了。
“原来学校的教室又小又旧,夏天热、冬天冷,孩子们也没有操场活动。现在重建了学校,而且是一所现代化学校,孩子们终于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幸福、快乐地学习了。”再次回忆,石崖村村民张清正依然很感慨。
目前,西和县正在实施的“两类”学校建设项目共48个,其中小规模学校41所,寄宿制学校7所。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,县上领导包抓,对教育脱贫重点项目“特事特办”,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倒排工期,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。
就这样,“最好的位置最舒服的房,留给全县读书郎”在西和传播开来,甚至成为顺口溜,成为教育扶贫的生动实践。
巩固教师队伍 助力乡村教育
“教育的发展,归根结底要靠教师。”
今年53岁的王月明,是西和县太石河乡九年制学校数学教师。自1990年在农村小学教书起,她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,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,一干就是30年。
“在教育扶贫的推动下,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,最重要的是,乡村教师的待遇显著提高,教师队伍的结构得到了优化,老师也肯留下来了。”王月明感慨道。她所在的是西和县最偏远的乡村学校,现在老师都可以拿到1000元津贴,这笔可观收入极大地改善了生活。
乡村教师待遇低向来是搞好乡村教育的大难题。近年来,为留住人才,西和县在待遇上向乡村教师倾斜,积极落实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制度。2019年,西和县教育局制定《西和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办法》,按照学校边远程度,设置六个发放档次,按照200元、300元、400元、500元、700元、1000元的梯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;按人均每月 300 元标准发放班主任津贴。
如今,在西和,像王月明一样的乡村教师深切感受着教育扶贫带来的变化。有了这种“变化”,年轻教师也都能安于自己的岗位,潜心教书育人。
太石河乡九年制学校年轻教师乔苏芳说,她现在工资加上津贴补助,每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,2014年爱人也来到学校教书,现在两人都能安心待在学校。
此外,为改善乡村教师居住条件,西和县还积极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。2013年以来,该县总投资3653万元,实施教师周转宿舍441套。
在西和采访期间,记者看到,太石河乡九年制学校新建的教师周转房室内装修已接近尾声,还贴心地为每户安装防盗窗、窗帘,配备床、毛巾架等生活用品。今年秋季开学,乔苏芳就能和其他33名老师入住到一人一间的教师周转房里,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基石。只有留住了人,教师队伍日趋老龄化、课改创新不足、人才多流失和多流动等农村教育现状才能得到根本改变。
针对这些问题,西和县教育局建立农村学校教师补给长效机制,将特岗计划、幼教、“三支一扶”等各类招考中招聘的新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;每年安排多名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,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。
此外,该县探索教师编制“县管校聘”“县级统筹”的管理模式,改善西和县乡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缺员状况,确保农村学校各门学科开办齐全;加大教师培训力度,重点提升农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;放宽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条件,对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实行特殊倾斜政策,稳定乡村教师队伍。
“教育的发展,归根结底要靠教师。”张四虎说,“农村教师留得住、教得好,不仅需要教学条件、工作环境的改善,更需要人文关怀。想教师所想,解教师所忧,以环境留人、待遇留人、情感留人、事业留人,稳定农村教师队伍,让农村教育焕发勃勃生机。”
(来源:《未来导报》)
原标题:《教育扶贫 | 在西和,教育有温度、有情感、有个性、有故事》
阅读原文
教育扶贫到了这个阶段,剩下的全是硬骨头。而在西和,控辍保学“做得系统、保得彻底”“一生一策”让“困难生”留得住,学得好;硬件配套全速跟进,“最好的位置最舒服的房,留给全县读书郎”;即使是最偏僻的乡村学校,老师既能拿到津贴补贴,也能住上周转房,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暖了他们的心。
短短几年,西和县教育扶贫工作扎实推进,成效显著,有情感、有温度、有个性、有故事的多彩教育正在幸福上演。
用情“巧”抓控辍保学
这个小故事发生在2019年过年期间。
正月初八。当春天的味道越来越近,整个西和都打起精神来,乡亲们在又一个奇妙的年里沉浸着、盘算着。这一天,西和县副县长任静、教育局局长张四虎、汉源初中校长方向上已经到了十里村的杜红红(化名)家,盘腿坐在炕上,像经常走动的亲戚一样。
由于学习成绩差,杜红红十分自卑,早就有了辍学的想法。
“只有你走出大山,你们整个杜家才可能走出大山!”来到杜红红家的家访小分队成员扳指头、引数据、举例子,不断地讲着读书的重要性。
一番家庭式的对话后,杜红红的心结松了,坚定地说:不读书不行!我不仅要按时上学,还要好好上学!
这是西和县控辍保学的一个生动缩影。他们解决问题的独特之处是,用心,用情,用力。
和甘肃其他贫困县区一样,受地理条件限制,西和县控辍保学面临诸多困难,南部地区部分乡镇辍学率常年较高。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重要缺失是,该县控辍保学数据不实、底数不清,存在籍在人不在等情况。
如此,一场特殊行动随即展开。趁年味还未散,留守儿童的家人也齐了,西和县派出168个队伍1931人次的家访小分队,走访507个村1655 户,排查出6~15岁义务教育适龄人口6.1万人,辅导寒假作业1061人次、劝返有辍学想法的500多名“困难生”,并重新梳理全县控辍保学数据。
不漏房、不漏户、不漏人,用洛峪镇喜集九年制学校校长乔良的话说,“连宅基地也没放过”。
趁热打铁!西和县教育局及时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做到“四个及时”:及时摸排、家访、报告、联合乡党委政府劝返,直至学生归校就读。
采访中,西和县教育局基教股股长喻小宁说:“对于存在辍学风险的学生,细化制定‘一生一策’台账,确定了帮扶责任人,定期和家长交流,深入了解学生个体和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,采取家校合作、思想疏导、作业辅导等措施,一对一保教帮扶,第一时间化解学生思想包袱、消除厌学情绪,坚定其学习自信心,有效巩固了保学质量。”
要特别说明的是,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要素,各地的控辍保学模式多样、内容丰富,但西和的特点则是“做得系统、保得彻底”。
何坝镇河口九年制学校校长杨到户至今依然记得,回到学校上课精力还是不集中的初二学生王丽(化名),经过细致到住校、班主任亲自辅导、课外交心聊天的“一生一策”感化,再次回到学校,成绩越来越好,最终顺利考入西和二中。
做好保学工作,让学生“留得住,学得好”,还需加快完善家长、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的系统性网络。
去年寒假,西和县中小学生都有一份特殊的假期作业。每位学生在对精准脱贫、拆危治乱、环境卫生等扶贫政策学会弄懂的基础上,必须为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上一堂扶贫政策宣传课、布置一篇家长扶贫扶志作业、组织一场扶贫知识测试,以“小手拉大手”形式,让家长对教育扶贫政策人人知晓。
与此同时,为了“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”,西和县全面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,各类学生资助资金全部及时足额发放到位,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。
在控辍保学工作中,西和县紧扣“双线四级”责任制(“双线”即县政府、乡镇政府、村委会、村民小组一条线,教育局、学校、班主任、科任教师一条线,“四级”即两条线的四个层级),靠实责任,细化措施,控辍保学冲刺清零行动成果显著,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。
破难关 教育迎来新变化
“最好的位置最舒服的房,留给全县读书郎”
“以前整个校园只有3排土木房,没想到,短短两三年时间,4栋新楼房就已经建成投用啦!”在距离西和县县城约40公里的洛峪镇喜集九年制学校,看着学生都搬进了新教室、教师住进了新宿舍,先进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,在学校待了18年的老教师张穆忍不住感叹道。
在张穆的记忆中,三年前的西和教育底子薄、基础差、问题多,城区学校班额超标,运动场地匮乏,功能用房、配套设施不健全,乡村学校校舍老化,教职工住宿条件简陋,农村教师缺乏,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。
而喜集九年制学校的华丽变身,折射出教育扶贫给西和带来的变化。“西和未来发展的高度和质量,与教育发展密不可分。宁可少上几个工程,也要保障教育优先发展。”张四虎说,“发展教育始终是县委县政府的关注点和着力点。”
据统计,短短几年,西和县总投资31850.62万元,惠及上百所学校,实施校舍建筑总面积62094.23平方米及大门、围墙、校园硬化等附属,设备采购265591台(件、套、册),全面完成“全面改薄”建设任务。同时,该县通过整合项目,优化资源,新建、扩建多所中小学,新增4500多个学位,有效解决城区“大班额”问题。
在西和县长道镇石崖村,原址重建的石崖小学新教学楼如今拔地而起。只要来过的人,都忍不住为这所小学的时尚设计、高端配备竖起大拇指,棕色的主色调下,黄色、绿色、粉色点缀其中,教学楼里配有录播室、科学实验室、心理咨询室、淋浴室。
石崖小学1970年始建于小峪村,1983年分为石崖小学和小峪教学点,2007年两校合并为石崖小学,迁址石崖村,虽然迁址重建,设施设备陈旧,房屋达不到抗震设防标准。教育扶贫工作开展后,经省政协牵线,云南爱心企业捐赠950万元,帮助学校原址重建。
去年秋季开学,新的石崖小学投入使用。石崖村及小峪村的200多个孩子又能在家门口读书了。
“原来学校的教室又小又旧,夏天热、冬天冷,孩子们也没有操场活动。现在重建了学校,而且是一所现代化学校,孩子们终于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幸福、快乐地学习了。”再次回忆,石崖村村民张清正依然很感慨。
目前,西和县正在实施的“两类”学校建设项目共48个,其中小规模学校41所,寄宿制学校7所。为确保如期完成建设,县上领导包抓,对教育脱贫重点项目“特事特办”,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倒排工期,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。
就这样,“最好的位置最舒服的房,留给全县读书郎”在西和传播开来,甚至成为顺口溜,成为教育扶贫的生动实践。
巩固教师队伍 助力乡村教育
“教育的发展,归根结底要靠教师。”
今年53岁的王月明,是西和县太石河乡九年制学校数学教师。自1990年在农村小学教书起,她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,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,一干就是30年。
“在教育扶贫的推动下,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,最重要的是,乡村教师的待遇显著提高,教师队伍的结构得到了优化,老师也肯留下来了。”王月明感慨道。她所在的是西和县最偏远的乡村学校,现在老师都可以拿到1000元津贴,这笔可观收入极大地改善了生活。
乡村教师待遇低向来是搞好乡村教育的大难题。近年来,为留住人才,西和县在待遇上向乡村教师倾斜,积极落实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制度。2019年,西和县教育局制定《西和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办法》,按照学校边远程度,设置六个发放档次,按照200元、300元、400元、500元、700元、1000元的梯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;按人均每月 300 元标准发放班主任津贴。
如今,在西和,像王月明一样的乡村教师深切感受着教育扶贫带来的变化。有了这种“变化”,年轻教师也都能安于自己的岗位,潜心教书育人。
太石河乡九年制学校年轻教师乔苏芳说,她现在工资加上津贴补助,每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,2014年爱人也来到学校教书,现在两人都能安心待在学校。
此外,为改善乡村教师居住条件,西和县还积极建设乡村教师周转宿舍。2013年以来,该县总投资3653万元,实施教师周转宿舍441套。
在西和采访期间,记者看到,太石河乡九年制学校新建的教师周转房室内装修已接近尾声,还贴心地为每户安装防盗窗、窗帘,配备床、毛巾架等生活用品。今年秋季开学,乔苏芳就能和其他33名老师入住到一人一间的教师周转房里,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基石。只有留住了人,教师队伍日趋老龄化、课改创新不足、人才多流失和多流动等农村教育现状才能得到根本改变。
针对这些问题,西和县教育局建立农村学校教师补给长效机制,将特岗计划、幼教、“三支一扶”等各类招考中招聘的新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;每年安排多名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,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。
此外,该县探索教师编制“县管校聘”“县级统筹”的管理模式,改善西和县乡村学校教师结构性缺员状况,确保农村学校各门学科开办齐全;加大教师培训力度,重点提升农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;放宽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条件,对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实行特殊倾斜政策,稳定乡村教师队伍。
“教育的发展,归根结底要靠教师。”张四虎说,“农村教师留得住、教得好,不仅需要教学条件、工作环境的改善,更需要人文关怀。想教师所想,解教师所忧,以环境留人、待遇留人、情感留人、事业留人,稳定农村教师队伍,让农村教育焕发勃勃生机。”
(来源:《未来导报》)
原标题:《教育扶贫 | 在西和,教育有温度、有情感、有个性、有故事》
阅读原文
qyangluo